在這個城市喔,連人文學科碩士博士畢業的人們都是那樣地缺乏批判性思維
在社會地位高的專業人士中,要找有相當自覺要求自己過得像個「人」的存在,跟在普羅大眾中找都是一樣的難
……
不過也無所謂了
自己的時間還是會一路推移
在孤獨的單程路上,多餘的道德負擔將會越來越少
價值就像是漆黑隧道中的一絲曙光
只能一直用疲憊的眼神追趕著它
不想整理……點列些陳舊的討論碎片:
(一)人連吃都不安穩所以不能如何如何是句廢話,付出不必問層級高低,行善與實踐沒有標準的檢查線。一切只是問心,在能力範圍內是否盡力。在此以外一切都是藉口。找藉口是人之常情。但要承認。
(二)尊重個人抉擇。尊重他人的出身,尊重他人的意志。所以盡心也只是,實踐自己所同意的,以行動保證他人有機會接觸這種價值,並且考慮是否相信和實踐它。所以傳道也只是點到即止。重點在傳,不在於接受。在資訊相對充足的情況,他人的選擇不必受他人干預。如果他沒有在處境許可下盡能力做即使是看起來沒有希望的事,那只是因為他不認同這種價值。這城市的人喜歡強調無力感,代表他們不想保存某些人拼命爭取的東西。因為不想要,世界,尤其是既得利益者就不會給予。所以他們不會得到。事實是因為,他們不想得到。也是不值得得到。權利是需要放棄其他東西換取的。不捍衛它,上天就會告訴你,其實它們都不是天賦的,沒有東西是理所當然的。
(三)沒有人應當為他人的選擇負責。所以賢人量力而為。如果人們連思想本身都難以承受,是否不應打擾他們。尊重大家的選擇(不爭取不重視的東西),離開大概是個選擇。跟默許理性人一起在契約的保障下,好好的在另一個地方生存。
(四)人生於世必有困難。重點是為什麼、怎樣地努力。尤其在這個驚喜處處的年代,一切理想都有更大可能在下一瞬間成為真實。只要可以被實踐出來的,難保下一秒就成真。如果東西要轉變需要動力,人就是動力。要開花首先要有種子,改變需要時間,而實踐就是動力。大部分影響深遠的社會事件,都不是大家認為容易發生的事。而他們都發生了。不可能永遠是一句藉口。